成都考古工作人员在一村落发现了聚落遗址,保存相对来说完好,出土了多件遗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发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基层乡镇聚落遗址,该遗址堆积丰富、埋藏较浅、保存完好。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现场的发掘负责人杨波介绍,2017年6月至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合对指路村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的房址、窑址、水井、道路、护城河、排水沟等遗迹,出土了罐、瓮、盆、钵等陶器,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构件,此外还有铜钱、铜镜、竹木器和铅器等各类遗物。
一块双耳罐残片上,刻着“X子乡”的字样,在众多文物中,这块残片更能说明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遗址为乡一级基层聚落,在汉代考古中,类似等级的遗存相当罕见,这也是全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较早乡一级单位。“这是成都地区首次发现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汉代乡一级聚落的遗物。”杨波说。
郫都区的聚落在汉代面貌是怎样的?随着考古工作推进,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发掘出4米宽的汉代主干道,与牛马车相关的盖弓帽也在遗址区出现,这些古代“豪车”零部件,足以说明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根据现场出土文物形制,考古人员也进一步认定,这里应该是战国晚期秦灭巴蜀以后秦汉移民及后裔留下的,这处遗址对于认识成都平原向汉文化变迁的过程具有重要价值。